当岱山县秀山岛的海风掠过崭新的风电装备厂区,一台高约百米的 9MW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正以昂扬姿态整装待发。近日,首台套 “岱山造” 海上风电机组在秀山顺利下线。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填补了浙东沿海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本地化制造的空白,更意味着岱山在风电产业链延链强链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区域新能源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1945090570858770432.jpg
在上海电气之屹(浙江舟山)风电装备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厂区内,首台套机组如银色巨人般矗立,5000 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与技术工人默契配合,几台新装配的机组已现雏形。身着蓝色工装的技术人员正俯身钻进巨大的风机舱体,对内部线缆接口进行精密调试,金属器械碰撞的清脆声响与远处海浪的拍岸声交织,奏响一曲产业振兴的交响。
作为中国电气巨头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核心力量,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堪称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 “领航者”—— 其海上风电装机量连续十年稳居全国榜首。为深耕深远海风电市场,该集团于去年携手岱山县本土海工装备企业,在秀山岛共同擘画 “深远海风电海工装备制造基地”蓝图,目标直指构建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于一体的风电装备产业生态闭环。1945090569789222912.jpg
“经过严苛的全流程测试与质量核验,首台套机组已成功下线。目前正在装配的这批产品,将直接应用于舟山嵊泗海域风电场,我们正全力以赴加快交付节奏,确保早日实现并网发电。” 上海电气之屹(浙江舟山)风电装备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裕康的话语中透着笃定。
这座智能化集成装配工厂藏着惊人的 “制造密码”:一台 9 兆瓦风电机组由钣金件、紧固件、电器件等 1900 余个精密部件层层 “堆叠” 而成,从零部件进场到整机下线仅需 6 天。如此高效的生产节奏,让基地年产值可达数亿元。“我们的产能规划清晰明确,未来将形成年产 50-100 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规模。” 蒋裕康补充道。
自今年 5 月 26 日试生产以来,基地的订单纷至沓来,来自国内多个海上风电场的需求单让生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9MW-230 机型适配性极强,能适应不同海域的复杂环境。我们正通过流水线作业科学排产,在严守安全与质量红线的前提下,确保每一台‘岱山造’都经得起海风考验。” 蒋裕康说。
岱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首台套机组启程入海,岱山风电产业已从 “零部件配套” 跃升至 “整机智造” 的新高度。“这不仅是一台机组的下线,更是一个产业集群崛起的序章 。”该负责人说,它标志着岱山在承接高端装备制造、推动产业能级跃升上的实力,更为长三角深远海风电产业版图增添了关键一极。